中文简介:
內容簡介:方明是素心人,游於藝,詩作觸及人性多面化。——楊牧二○一七年中國詩壇評為新詩百年最具影響力的詩人,方明最新詩集《然後》,集結從學生時代迄今,不同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名人特別推薦歡迎入方明詩境。——余光中方明的詩典雅中帶有一股森森逼人的冷雋,他的意象思維傳達了他對歷史、現實、生命與大自然的深層體悟。——洛夫方明的〈青樓〉寫得比我那首〈錯誤〉還好。——鄭愁予方明的詩保有現代詩以往正常可持信的思維脈絡與朝向情思深度有秩序地擴展訴求形式。——羅門很驚訝方明的古文功力如斯深厚,轉用在現代詩寫作上,形成十分**的風格。——葉維廉方明是素心人,游於藝,詩作卻觸及人性多面化,其文字詞藻深受唐宋詩詞影響。——楊牧文學講究「氣」,方明的詩作,氣很長,潛在力雄厚,給人源源不絕寫下去的感覺,這很重要。——瘂弦●特別裝禎精裝,書口以磁鐵包覆;封面書名作者名燙金、燙銀並打凸。內二首手寫詩〈然後〉〈青髮〉以特別紙張印製,以拉完整呈現全詩手寫質感。●關於本書當混沌的愛恨情仇耗盡無悔青春風采之然後當顧盼堆鋪的滄桑終成黃昏裡悠長唏噓之然後——〈然後〉方明把生命的樣態與大千世界、現代的都市與文化的傳統,都寫入詩行,箇中將詩人的感性與詩作豐饒意象,交融出至高境界。他抒寫摧殘世界的大疫詩(〈疫思〉),也寫文明趨於被虛擬世界宰制的荒謬之詩(〈糾葛隧道〉),方明的詩具有一種形而上的生命感悟;他寫愛情的痛楚(〈預約仳離〉),也寫巴黎襲擊案與貝魯特大爆炸事件(〈巴黎哭泣〉、〈天問〉),方明的詩總是擁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文化傳統是方明的詩中所流露的獨特氣味,如李白的狷傲、杜甫的悲憫、李賀的苦澀,在在沾染著彷如盛唐衣冠上殘留的戰火餘燼,和流離途中永遠乾不了的汗跡和淚水(〈古道〉、〈中秋〉、〈瀟灑江湖〉等)。方明詩歌中總是擁有與眾不同的內核:委婉的感性表達與深沉的哲理闡釋(〈長路將盡—與死亡對話—〉等)。……《然後》集結方明不同時期的詩作,從學生時代迄今,他的詩觀從一而終。方明以為生活在真實與虛無之間,詩的功能可以準確將人類活動的生滅做最貼切詮釋,而詩的張力最能表達靈魂深邃的吶喊,以此嘗試於宇宙洪荒中找尋自我的位置,更冀望藉創作表現人性本質的愛與情臻於完美。方明深感詩人除了具有語言的修為、豐沛的想像力,在創作思維中必須建構一個烏托邦的世界,這樣孕育出來的詩篇之序幕或劇終,將更餘音繞梁,以及無限延伸想像空間。他更覺悟到詩人必須有獨稟的才氣以及心靈最純真的啟感,才能發酵一首傳世的詩篇;詩人的舞台是狹隘的,但不一定孤寂,一首好詩是會鑿穿時空流光的藩籬去震懾或撫舐同類的靈魂。《然後》將方明的創作觀闡釋得淋漓盡致,也給予我們最純粹而無垠的詩境。作者簡介方明廣東番禺人,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巴黎大學經貿研究所、文學碩士。兩屆台灣大學散文獎、新詩獎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有影響力詩人(2017)中國文藝協會2005年度五四文藝獎章新詩獎詩人洛夫以書法抄錄三十餘首方明詩作香港大學中文系2005五年宏揚中華文化「東學西漸」獎台灣大學外文系2005「互動文化」獎香港大學首展台灣個人詩作(為期一個月)(2008)《兩岸詩》詩刊創辦人「台灣大學現代詩社」創辦人之一,並曾任社長「世界華文文學交流協會」詩學顧問「藍星詩社」同仁2003年,成立「方明詩屋」,提供學者詩人吟唱遣興。著有詩集《病瘦的月》(1976)、散文詩集《瀟洒江湖》(1979)、詩集《生命是悲歡相連的鐵軌》(2004初版,2013再版)、詩集《歲月無信》韓譯本(金尚浩教授翻譯,2009),論文集《越南華文現代詩的發展,兼談越華戰爭詩作》(2014)。 手寫詩/然後手寫詩/青髮方明詩觀推薦文/余光中 洛夫 鄭愁予 羅門 葉維廉 楊牧 瘂弦世事無端暮年肉體時空然後萬丈紅塵遇知己廣場毒食油vs黃小鴨疫思夜,有一點傷糾葛隧道宴終七夕速食愛情都市心情(之一)都市心情(之二)歲月無信聚興預約仳離巴黎 哭泣天問中年心情(之二)母親是一種歲月月悲中秋手機與愛長路將盡魅影年代(之二)燃行清明醒傷行事曆西湖情繞我在懸空的斑馬綫上咖啡館拼圖拜瘦主義家送別寂寂寞局勢探索晨曦公園冥流光之傷交會印象有一種心情夜別始末拔眾花怒舞 獨缺一枚蝶訣驚雨都市童年游離無題虛愛的演出詩人事件偶想過期舞池廣告變奏驚歲一九七四——一九七八青樓/台灣大學一九七六年度新詩獎髮/台灣大學一九七七年度新詩奬中秋古道書生深宮書法登樓黃河詩人馳古三卷邀酒離騷篇瀟洒江湖花間集附錄洛夫與我長空掛劍話傳奇——懷念楊牧先生瞬影天地 皆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