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1000本,每本都有艺术家尼奥•劳赫的亲笔签名。
充满了辐射和令人不安的对比,尼奥•劳赫的画是心理动力和文化碰撞世界的惊人虫洞。他的画作场景将观众带入神秘的、亲近的、和现在的历史之中。通过深度探讨哲学、艺术史、文学和他自己的梦境,劳赫的绘画描绘了进步的悬崖和交流的斗争。以其丰富的调色板,劳赫将支离破碎的风景、永恒的特性流行和巴洛克时期的舞蹈、社会心理、图形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1960生于莱比锡,劳赫在铁幕之后学习绘画知识。他的影响和兴趣都是经历个人人生困苦与东德剧变后柏林墙的倒塌之后塑造而成。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完成了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的学习,透过探索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对话,以及在意大利旅途中与许多“疯狂的”新兴艺术家和前文艺复兴画家的相遇,研究绘画方法的多样性,新的疯狂的画家。1993,他探索出萦绕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具象与抽象交织格,给他带来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只有一本规模够大的书,才可以解封劳赫浓厚的情感、历史和画作故事 。本书有450多页,包括250多个大型复制品。这本专著包含他迄今为止所有的作品。它展示劳赫复杂的个人的、象征性的世界形式。Wolfgang Büscher通过在劳赫居住地的开放、敏感的走访,揭示这位画家的同情心和谦虚品质。Harald Kunde通过主要的语义线索和历史影响,追溯劳赫风格的发展历程。Gary Tinterow通过大都会博物馆劳赫作品展,为读者指出形成作家广泛形象力的标志。这些文章用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使劳赫作品呈现得更加完整,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在这本超大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劳赫画作的丰富密度和神秘开放性。
作者简介
尼奥·罗施(Neo Rauch)1960年生于前民主德国的莱比锡,曾在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装帧艺术大学就读,1993-1998年在莱比锡学院担任林科和西格哈德·伊勒的助教。2004年其作品入选东方国际EAST international大展,2005年至今任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目前,他居住在莱比锡附近的马克莱贝格,是“新莱比锡画派”的中坚人物。他无疑是20世纪最优秀,最受关注的德国艺术家。
尼奥·罗施作为当代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对中国的观众并不陌生,2008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来自德国的艺术展“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中,就有尼奥·劳赫的作品。2009年6月的第四十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他的作品《给养站》(Etappe)以95.6万美元的高价售出。他在艺坛上的频频活动,也带动了以他为首的“新莱比锡画派”的国际影响。
尼奥·罗施,属于“柏林墙一代”(1961年始筑柏林墙)的画家,从小,他接受的是莱比锡的传统绘画技法,上世纪六十年代,欧洲传统具象绘画首先在德国复苏,当时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充满艺术反叛意识和精神的“莱比锡画派”是主流画派,以伯恩哈德·海斯等为代表的这一画派,是以表现主义和新现实派为方向,在当时环境的影响下,尼奥·罗施不仅把握了扎实的基础技艺以及传统丰富的训练领域,而且在表现主义基础上,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参照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的绘画语言,加上对德国社会历史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Neo Rauch
Edition of 1,000 + 80 APs
Neo Rauch, Wolfgang Büscher, Harald Kunde, Gary Tinterow, Hans Werner Holzwarth
Hardcover in clamshell box, 33 x 44 cm, 476 pages
ISBN 978-3-8228-0872-6
Multilingual Edition: English, French, German
商品展示





